“是时候抛掉你的LABUBU了?”

LABUBU很火,火到超越了普通消费者的认知。

但一些降温的声音逐渐出现。

近几日来,在社交平台,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消费者理性,有博主直言,“不管你是黄牛,还是投资者,抑或其他心理,都是时候抛掉你手里的LABUBU了。”

“这个产品火过头了。”这是上述声音的共同出发点,在他们看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LABUBU带来的效应,都已经冲到顶端,泡沫即将出现,“物极必反”的道理,即将在LABUBU身上呈现。

实际上,一些迹象在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呈现,6月17日,新消费概念港股大跌,截至收盘,泡泡玛特港股股价大跌超6%,报收258港元。有港股分析师这样对《听筒Tech》表示,“LABUBU的爆火,不排除炒作嫌疑。”

或许,尽管市场多方仍不希望LABUBU的泡沫破裂,但消费者都是时候理性看待LABUBU了。

-01-消费者开始“烦LABUBU”了?

“同一商品消费频次增加,所带来的满足感必然递减。”在经济学中,戈森第一定律的这一理论,从不让人失望。

这一定律,放到LABUBU身上,同样适用。种种迹象表明,当消费者对LABUBU的新鲜感开始消退,重复购买行为也正在衰减。

即便是LABUBU的忠粉,95后小茹也承认,最近开始对LABUBU有点审美疲劳了,“前几个盲盒拆开时心跳加速,但集齐二十个后只剩麻木。”

当然,更多的消费者,对LABUBU新鲜感的消退,来自过多的“信源轰炸”。

90后木木亦坦言,当“108万元拍得绝版LABUBU”、“为抢LABUBU大打出手”、“明星晒LABUBU”等资讯不断刷屏后,她有种感觉,“手里的LABUBU有点不香了。”

小茹和木木均对黄牛的挤入,以及很多人将LABUBU充当“投资货币”表示不理解,“当身边从不买潮玩的人,开始定闹钟抢LABUBU时,我觉得LABUBU已经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尤其是当看到“有黄牛利用软件抢LABUBU,短短几天赚XX万”这样的消息时,小茹和木木均表示,“看木了,难怪我们抢不到。”

“当这些人将LABUBU当作‘金融产品’时,我便祛魅了。”小茹对《听筒Tech》笑言,甚至,她对关于LABUBU的这些“资讯”,出现了“应激反应”,“看到这些LABUBU的市场消息,我就快速滑走。”

诸多形态山寨LABUBU的出现,也让小茹直呼“毁三观”,在小茹看来,“买盲盒本来就是体验一种消费心理,而对于LABUBU,自己也是纯爱大于投机。当LABUBU变成一场市场闹剧的时候,就直接引发了我的抵触心理。”

放弃,和不再关注,成了小茹和木木等诸多消费者的共同决定,在他们看来,“反正抢不到,有这精力,不如干点别的。”

实际上,在社交平台,越来越多的声音,对LABUBU现象发出了“警示”。不少网友称,LABUBU已经明显过热,并呼吁普通消费者“理性购买”。有二奢店博主更是直言,“不管你是黄牛,还是什么人,如果是投资,都是时候卖掉你手里的LABUBU了。”

当然,近几日,有关“泡泡玛特能火多久”、“潮玩的尽头是不是‘金融产品’”等讨论也持续在网上发酵。

尽管目前还没有数据表明,LABUBU的销售是否退烧,但在资本市场,一些迹象已经开始出现。

6月17日收盘,港股泡泡玛特便大跌超6%。实际上,在6月16日,泡泡玛特盘中便一度跌近5%。虽然在当日临近收盘时,泡泡玛特实现了“20cm”涨停,但仍有不少投资者对泡泡玛特提出了警示。

汇生国际融资总裁黄立冲便对《听筒Tech》直言,在港股,过去一段时间,一直都有一股力量专门用系列炒作操盘,推高泡泡玛特股票。

在黄立冲看来,对于天价LABUBU及市场争相追逐的现象,本身就类似“饥饿营销”,“实际上,这无非就是‘造流量’,市场为炒高股票而进行的一系列捆绑性,通过饥渴营销和宣传推高股价的系统操作。”

-02-真实硬通还是繁荣假象?

实际上,对于LABUBU的爆火,市场自始至终都存在两种声音。

于诸多忠粉,甚至“投资客”而言,LABUBU无论多火爆,都在意料之中,他们甚至希望它能“一直在,一直火”。但另一种声音则直呼,“理解不了一点”。

LABUBU的火,众所周知。为什么火,网络上的分析随处可见。诸多的分析认为,LABUBU之所以爆火,是“设计基因、社交传播与全球化运营共同推动的作用”。

实际上,更多的分析认为,LABUBU的爆火,与泡泡玛特“盲盒机制”的商业模式密不可分。公开的数据显示,泡泡玛特将隐藏款抽中概率设定为1/144。为了获得隐藏款,消费者往往需要不断重复购买。

在小茹看来,“盲盒”模式,精准地击中了她的“好胜心”,“抽不到隐藏款,就会一直想抽。”

小茹承认,抽中隐藏款的几率很小,比如,在LABUBU还没火之前,为了抽隐藏款,她便花了数千元。

小茹的情况并不少见,在社交平台,诸多消费者吐槽“隐藏款”之难。有消费者称,尽管自己花了不少钱去抽“隐藏款”,但始终未能抽到,最终只能在二手平台花高价购入。

一位消费行业分析师亦指出,泡泡玛特的盲盒机制,本质上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斯金纳箱实验”,是利用“间歇性强化”原理,持续刺激多巴胺分泌。

在上述分析师看来,这种不确定性奖励机制,让消费者如同实验中的鸽子般不停按压杠杆,为获取稀缺款而重复购买。此类随机奖励对大脑奖赏回路的刺激强度,甚至高于确定性奖励,导致非理性消费行为激增。

而这种模式,也完美诠释了消费学中的魔力(Magic)、沉迷(Manipulation)、成瘾(Monetization), 这三种驱动用户持续投入的“3M心理机制”。

其实,这种机制,本质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如对不确定奖励的追求、需求社会认同需求等而设计的消费闭环。

当然,这样拿捏人性弱点的商业模式,也让泡泡玛特赚得盆满钵满。

泡泡玛特2024年财报显示,LABUBU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营收暴增726.6%,达30.4亿元,一跃成为公司第一大IP。泡泡玛特的股价亦随之飙升,今年6月中旬,泡泡玛特市值突破3600亿港元,年内涨幅超200%。

但随着LABUBU的火爆,越来越多的理性声音开始出现,呼吁消费者和投资者理性购买、谨慎投资。

一位潮玩业内人士力哥便对《听筒Tech》直言,LABUBU已经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泡沫随时可能破灭。

在力哥看来,首先,LABUBU的价格操纵在二级市场达到极致。

如力哥所言,市场数据显示,LABUBU热门款的溢价呈现病态攀升。如LABUBU的Vans联名款,官方发售价599元,二手市场峰值却将近3.5万元,溢价57倍。即便是官方发售价99元的基础盲盒,其隐藏款在二手市场峰值也超2000元,溢价20倍。更不用说108万元的全球唯一初代藏品。

更重要的是,在泡泡玛特的引领之下,潮玩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自然也吸引了众多玩家挤入市场,前来抢食蛋糕。

如近期便有另一款潮玩产品“WAKUKU”在社交平台呈现增长趋势,不少网友甚至将其与LABUBU作对比。除此之外,腾讯投资的“52TOYS”也在冲击资本市场,还有名创优品推出的“TOP TOY”独立品牌抢占市场份额。

力哥便直言,这个赛道越来越拥挤,市场竞争的加剧,必然会蚕食泡泡玛特的市场份额。

-03-潮玩不死,但泡沫必亡

毋庸置疑,潮玩行业是个确定性的增长赛道。

无论是泡泡玛特逆天的市值,还是这两年,卡游、52TOYS接连奔赴港交所,抑或机构全面收缩消费投资但依然押注,都说明一个事实,在追逐认同感和心理刺激上,消费者肯为潮玩付费,几乎是个确定性的事实。

当然,潮玩不死,并不代表泡沫不灭。

在力哥看来,“实际上,现在但凡正常人,都知道泡泡玛特有泡沫,也都知道LABUBU是在炒作。问题是,这个泡沫和炒作能持续多久?”

实际上,无论是曾经的玲娜贝儿,亦或暴力熊,当年都是火遍全球,且完美击中了全球的审美,明星们都找他们合影。

尤其是暴力熊,在拍卖会上,部分限量款也曾拍出120万元的天价。彼时,暴力熊的定价规律是,“个头越大,价格越高”,1米多的暴力熊,定价甚至10几万元、20几万元。而在网上,随处可见“炒熊”一夜暴富的案例。

但几年过后,暴力熊如今在二手市场价格腰斩,甚至贴上“紧急清库存”的标签,多数款式无人问津。

而在力哥看来,从风靡到退潮,这是供给过剩产生的审美疲劳。

实际上,力哥认为,潮玩行业正陷入“合成谬误”的困局,单个企业的扩产决策合理,但集体扩张却导致市场崩盘。

比如,名创优品旗下TOP TOY搪胶毛绒品类累计销量约130万个;52TOYS也对开店充满野心,提到计划未来几年在中国开设100多家品牌门店,在海外也将建立超100家自营品牌店。

而供给过剩的洪流,遇上Z世代注意力的碎片化,尤其在短视频网红IP平均生命周期仅为11个月的境遇下,库存危机就一触即发。

另一方面,当整个市场开始走向非理性,来自监管的动作也越来越明显。事实上,监管方面已经开始规范LABUBU的炒作行为。比如,长三角叫停某银行“存款送LABUBU”活动,国家也加强盲盒概率公示要求。

某种程度上,LABUBU的抛物线式崛起,本质也是经济周期、营销操纵与群体非理性共振的产物。当LABUBU不再是社交货币,其二手市场将率先土崩瓦解。

而当资本泡沫被经济学规律刺破,那些曾标价百万的玩偶终将显露真实价值——它们依然是流水线上量产的“塑料小人”。

实际上,在小茹和木木等看来,“于真正的收藏者而言,剥离金融属性或许才是种解脱。只有当LABUBU回归潮玩本质,不再承载暴富幻想,那些怪诞笑容才能真正治愈人心。”

而投资者,似乎也是时候默默将手中的LABUBU“挂牌”,在鼓声停止前,找到下一个接棒者。

“潮玩不死,但泡沫必亡。”力哥重申了他的观点。

*:not([class*=”icon”]):not([class*=”fa”]):not([class*=”logo”]):not([class*=”mi”]):not([class*=”code”]):not(i){font-family:PingFang SC,Arial,”Material Icons Extended”,stonefont,iknow-qb_share_icons,review-iconfont,mui-act-font,fontAwesome,tm-detail-font,office365icons,MWF-MDL2,global-iconfont,”Bowtie” !important;}[class*=”code”]{font-family: Consolas !important}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68644.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6月17日 下午6:14
下一篇 2025年6月17日 下午6:35

相关推荐

  • 国投瑞银基金施成“豪赌”新能源,6只产品一年亏掉23亿

    新能源赛道“高光褪去”,曾经凭借重仓锂电、光伏出名的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瑞银基金”)基金经理施成,如今正深陷业绩泥潭。 根据基金2024年年报,施成管理的6只产品,合计亏损超23亿元。其中,施成管理时间最长的国投瑞银先进制造亏损4亿元,近两年累计亏损已超17亿元,该产品2021年在1456只同类产品中排名前20,到2024年,在4092只…

    2025年4月21日
    3700
  • 出走大厂的95后CEO们,已在AI赛道融资数亿

    新旧大厂们,正在为AI行业批量造星。 张一鸣29岁创立字节、毛文超和瞿芳28岁创立小红书、马化腾27岁创立腾讯、丁磊26岁创立网易……中国商业史本质上是一部“年轻人接管世界”的历史。 如今,当互联网的“纪功碑”逐渐褪色,那些曾经站在浪潮之巅的70后、80后们,已将冒险者的标签换成守业者。而他们创造的大厂帝国,却正在成为新一轮AI浪潮中,年轻创业者们的“黄埔军…

    2025年6月8日
    6200
  • 强强联手:奥铃速运轻卡批量交付顺丰速运

    近日,首批数十台奥铃速运轻卡交付顺丰速运,正式奔赴一线。此次交付标志着福田奥铃与顺丰速运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双方以“高效、可靠、共赢”为核心,共同推动物流效率革命。 顺丰速运作为物流行业标杆,对运输装备的性能要求极为严苛。在前期试运营中,奥铃速运轻卡以三大核心优势脱颖而出。超低油耗:搭载欧康发动机,通过燃烧效率优化与动力链精准匹配,配合低滚阻轮胎及低风阻设…

    2025年4月30日
    4500
  • 最新消息,“百镜大战”继续上演!

    2025年AI智能眼镜将进入新品密集发布期。 据媒体报道,小米AI眼镜已获得入网许可,预计将于近期发布。目前,小米眼镜微博已经上线,认证主体为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截至发稿,该微博未发布内容。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对AI眼镜板块的关注和投资热情。 2月6日,端侧AI概念股盘中持续走高。分析师郭明𫓹日前发文指出,DeepSeek爆红后,端侧AI趋势将加速。国泰君安…

    2025年2月7日
    5700
  • 明星授课+AI学习,吴彦祖口语课找到了新财富密码

    明星转型知识付费赛道这点事,还真是个轮回。 近日,吴彦祖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设“吴彦祖教英语”账号,发布2个视频称其推出口语课程。更有报道称《吴彦祖带你学口语》产品5天销售额已超500万元。 根据飞瓜数据,目前抖音平台上《吴彦祖带你学口语》的课程销售额在280万元-675万元区间。其中一售课主力账号“阿祖带你学口语”粉丝数超过21w,近30日销售额为75万…

    2025年3月16日
    6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