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业绩集体承压 光伏龙头频现严重亏损

在供需错配的影响下,2024年国内光伏行业遭遇冲击,产业链迎来利润低点。

截至1月20日,隆基绿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晶科能源(688223.SH)、大全能源(688303.SH)、特变电工(600089.SH)、双良节能(600481.SH)等24家A股光伏企业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整体亏损超过242亿元,仅有6家公司实现盈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绝大多数光伏龙头业绩承压,且不少公司陷入巨亏。这其中,隆基绿能、通威股份、东方日升(300118.SZ)、大全能源、弘元绿能(603185.SH)等公司预计2024年度亏损金额均超过25亿元。

“量升价跌”是光伏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一体化龙头企业,陷入了“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境地。尽管自2024年第四季度,国内光伏产业已经充分意识到供需严重错配所带来的“恶果”,并通过一系列自律措施,来促使产业回归理性竞争。但“船大难掉头”,过度竞争所引发的蝴蝶效应,短时间内在产业内难以消除。

不过,业内也是较为积极地看好产业链价格回升。晶科能源在业绩预告中展望2025年产业运行时称:“在行业自发性调整下,产业链价格已出现企稳信号,行业供需关系有望加速再平衡。”

四季度业绩集体承压 光伏龙头频现严重亏损

四季度均遭“重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4年第四季度,光伏龙头集体遭遇重击。

一方面,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导致主营业务盈利承压;另一方面,存货或者固定资产减值计提,则是不少光伏公司在第四季度利润一次性“亏没”的主要原因。以晶科能源为例,该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0亿元至1.20亿元,是一体化光伏龙头企业之中为数不多实现盈利的公司。但实际上在2024年前三季度,晶科能源还拥有12.1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这意味着,在第四季度,该公司亏损约10.95亿元至11.35亿元。并且,从扣非净利润的数据上看,晶科能源则在2024年亏损7.50亿元至10.50亿元。

“面对低价订单造成的毛利率下降以及落后产能淘汰、火灾事故等因素影响,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性业绩出现同比较大下降。”晶科能源称。

另外两家光伏一体化巨头企业隆基绿能、通威股份2024年度亏损金额居前,分别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亿元至-82亿元、-75亿元至-70亿元。隆基绿能在业绩预告中表示:“技术迭代导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参股硅料企业投资收益产生亏损,导致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而在通威股份的公告中,“资产减值”亦被提及——全年长期资产减值报废约10亿元,是致使公司亏损的一大原因。

硅料,是过去两年(注:2024年之前)光伏产业最赚钱的环节。但由于2024年价格大幅下跌——整个硅料环节价跌幅度约40%、成交均价整体低于现金成本——硅料企业普遍净利润为负。除了通威股份外,大全能源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亿元至-26亿元,新特能源(01799.HK)则预计亏损38亿元至41亿元。相较于前三季度,大全能源、新特能源的亏损金额在第四季度扩大,单季度最大亏损预计均超过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分析认为,硅料企业在第四季度亏损扩大的另一原因,在于降负荷生产后全成本的上升。例如,中金公司在分析大全能源的业绩预告时便指出:“考虑进一步调降开工率带来的全成本上升,我们判断四季度公司硅料单位经营性亏损进一步环比扩大。”

周期底部真的来了?

目前已经公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的A股光伏公司,涉及硅料、硅片、组件以及辅材等环节。然而,产业链主要制造环节亏损性运营,是2024年国内光伏行业不得不面临的残酷事实。除去一体化企业以及硅料企业外,硅片环节也是亏损“重灾区”。

2024年度,硅片价格整体下跌近45%,高库存之下,硅片公司存货跌价准备大幅上升。例如,近些年来在硅片环节重点投入的弘元绿能、双良节能以及京运通(601908.SH),在2024年都出现了超过15亿元的亏损。这其中,双良节能、京运通分别预计亏损16.80亿元至19.80亿元、亏损16.80亿元至24.50亿元。弘元绿能在其中的亏损金额最高,预计净利润为-27亿元至-25亿元。不过,该公司虽然从光伏切片设备行业起家,但目前已经覆盖工业硅、高纯晶硅、单晶硅片、高效电池和组件等,构建一体化模式。

那么,当前产业链价格是否触底,2025年行业能否回血?

2024年底,各大券商机构所发布的2025年光伏产业策略研报时,几乎都会提及“周期底部特征已现”或者类似观点。

“本轮光伏产业周期运行至今已有4年时间,周期的下行阶段至今已持续了5个季度。”财信证券所预计的本轮景气周期见底的指标依次为:产品价格、企业盈利、稼动(库存)、产能建设。该机构观察到,目前产品价格和企业盈利达到历史低位,产品累库,产能建设已见放缓。

国联证券则认为,在政策加持下,2025年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底部反转,带动新技术资本开支。

“供给端是行业目前的核心矛盾,当前龙头企业资金储备相对充裕,但二三线企业的现金流失速度较快,行业在未来2至3个季度内会看到部分尾部企业被市场化地出清。”中金公司分析认为,中短期看,此轮行业盈利能力下滑叠加了需求快速增长、技术迭代、融资支持等多重因素,2025年第二季度行业价格有望逐渐回升。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6385.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1月21日 上午8:26
下一篇 2025年1月21日 上午8:58

相关推荐

  • 库迪咖啡,越来越像沙县小吃了?

    张泽最近上班没别的乐趣,就好一口8.8库迪。提前一天在美团上囤好全场任选券,第二天准点到办公楼下库迪报到,由于太准时准点又公事公办,店员甚至能清清楚楚记得他要换成燕麦奶、去冰、不另外加糖。 今天的库迪有些特别。打开点单小程序的时候,最上方明晃晃出现“热食便当”和“早餐面点”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狮子头饭套餐和鸡腿饭套餐。热卤类别有“把子肉”“卤鸡腿”等,酱肉包…

    2025年2月18日
    5500
  • 冲破短剧出海天花板:谁掌握了AI译制的最强密码?

    短剧出海已经从之前的探索期迈入爆发前夜。 在不久前结束的2025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点众科技创始人陈瑞卿预测全球微短剧市场份额未来10年将突破500亿美元,远超他两年前预测到2033年达100亿美元的规模。 其中,国内短剧市场份额约150亿美元,而海外市场“至少有350到360亿美金”。 然而,相比国内已经某种程度上过剩的短剧产能,针对海外的微短剧供给还远远…

    2025年4月8日
    3400
  • 一个400亿独角兽23andMe破产了

    一声叹息。 本周,基因检测鼻祖23andMe宣布,已申请美国破产法11章破产保护。至此,又一明星独角兽轰然陨落。 19年前,23andMe含着金汤匙诞生——创始人安妮·沃西基被称为“女版乔布斯”,让DNA检测风靡一时。公司融资路上更是开挂一举融到F轮,身后集结了谷歌、Sequoia Capital(红杉资本)以及强生、药明康德等一众巨头,最后借助SPAC上市…

    2025年3月31日
    8100
  • 战马新品上市,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新活力

    5月31日,在2025“战马全能小将”户外障碍赛西安站的开幕式上,华彬快速消费品集团旗下能量饮料品牌战马迎来重磅时刻——专为青少年定制的营养素饮料“战马小将”正式发布!这不仅标志着战马品牌在青少年健康饮品领域的一大重要布局,也为儿童饮料行业注入了全新活力。 “战马全能小将”作为以青少年及亲子家庭为核心参与群体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品牌,自2021年首届赛事启幕以来…

    2025年6月1日
    3000
  • 联合利华换帅:财务老将能否做好“守城者”和“开拓者”?

    主导制定“增长行动计划”(GAP)的联合利华CEO司马翰(Hein Schumacher)离职了! 2月25日,联合利华集团发布公告称,经双方同意,司马翰将于2025年3月1日辞去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董事一职,并将于2025年5月31日离开公司。 与此同时,现任联合利华首席财务官兼执行董事费尔南多·费尔南德斯(Fernando Fernandez) 将于202…

    2025年2月26日
    4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