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军队的行列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白衣执甲、救死扶伤;他们冲锋陷阵、以命博命;他们甘于奉献、护佑军民。他们就是被誉为“白衣战士”的人民军医。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自古以来,医者就是智慧和道德的化身,是最令人崇敬的职业之一。人民军医是医生,更是军人,当“红十字”融入“橄榄绿”,他们不仅用医者仁心托举生命之重,更用红色基因担当胜战使命。
健康连着战场,连着战斗力。毛泽东同志强调:“充实红军的给养与供给,组织联络前线与后方的军事运输,组织军事的卫生治疗,同是对于革命战争有决定意义的事业。”人民军队诞生后,人民军医也相伴而生。红军早在井冈山时期就设立了总卫生部,并先后建立了红军医院和红军军医学校,并在团设卫生队、营设救护所、连设战地救护小组,建立起我军最初的卫勤救治体系,培养了一批批政治过硬、技术精湛、无私奉献的红色军医。
革命战争年代,战场伤亡关系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邓小平同志曾讲:“治好一百个伤员等于恢复了一个加强团”。一定程度来说,卫生勤务保障能力越强,部队综合作战能力就会越强,官兵才能够勇敢地面对敌人,冲锋陷阵,顽强杀敌。因此,人民军医不仅担任挽救战友生命、护航官兵健康的重要职能,而且还成为激励前线官兵不惧牺牲、奋勇杀敌的强大精神力量。战场上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到白求恩,打仗就放心。”人民军医既是卫生员,又当战斗员。每当有战友受伤,人民军医总是冒着炮火、义无反顾地冲到受伤战友身边,为他们包扎止血、实施急救,形成了以“政治坚定、技术优良、埋头苦干、救死扶伤”为核心的红医精神。
和平发展年代,虽然没有了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但人民军队医务工作者始终牢记“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的职能使命,基层官兵的需求在哪里,为军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这些年,人民军医常态化为高原官兵进行远程超声诊疗,远赴边关海岛开展巡诊,为广大官兵提供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不仅如此,他们还长期承担实施医疗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任,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边关,不仅依靠送医送药“输血”,更通过技术带教“造血”,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而每当遇到自然灾害和疫情,人民军队医务工作者更是闻令而动、逆行出征,成为救死扶伤、稳定民心的“压舱石”。
2003年,抗击非典,1300余名军队医务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号召,以最快的速度奔赴抗击非典的最前沿——小汤山医院,打赢了集中收治680名“非典”患者、98.8%的患者康复出院、无一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的硬仗。“谁都知道非典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但我们是军人,关键时刻,怎能退缩?”时任小汤山医院院长张雁灵的这句话,道出了小汤山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壮烈情怀。
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军队医务工作者第一时间挺进汶川震区,与死神赛跑,救治灾区伤病员80余万人次,被誉为群众的“救护神”。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在除夕之夜万家团圆之际,人民军医再次吹响集结号,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星夜赶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在疫情面前,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一定护佑大家的平安和健康!”彼时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马凌的话,虽只有寥寥几句,却铿锵有力,给人民群众带来信心。事实也再次证明,人民军队不辱使命,用硬核行动完成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神圣使命,立起了新时代人民军医的好样子,进一步擦亮了新时代人民军医的“金字招牌”。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新时代人民军队医务工作者走出国门,开展人道主义援助。此刻,执行“和谐使命-2024”任务的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正在前往南非的航渡途中。此前,“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已经圆满完成对塞舌尔、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的友好访问并提供了医疗服务。中国医疗队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赢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一致好评,展示了中国和人民军队友好形象,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身戎装,满腔报国热血;一袭白衣,护佑万民安康。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是人民军医奋战的疆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人民军医冲锋的身影。正如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周飞虎所说,“人民军医,医的是疾病,担的是使命。”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新的征程,人民军医将继续用精湛医术和医者仁心,为服务战斗力作出更大贡献。
今天是第7个中国医师节,让我们向这群“白衣战士”致敬!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火星财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shichang/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