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火了

2020年以后的中国真的是慢慢地走进了中国世界观所设计的边界了——

一个虚实之间、阴阳之间、真假之间的世界,看起来感受起来真的是异常热闹,真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喋喋不休,罗里吧嗦,看的是常人真的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其可矣。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有之,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有之,知道自己知道的有之,不知道自己知道的也有之。

各有各的好主意,各有各的没主意,各有各的没商量,各有各的装糊涂,各有各的真糊涂,使得诺大的一个世界,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知所措。

01

这段时间,虚拟世界里曾经的互联网大佬张朝阳火了。如今他作为一个“物理网红”输出了看似偏激实则看透本质的教育观点,惹得虚拟空间你一嘴我一嘴他一嘴的正是张朝阳的一句话——

;中国人成长很慢,一生浪费太多时间。

这句话说对也可以,说不对也可以,其实很简单,你对照一下,你是哪种情形就可以了,然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就可以了,其他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张朝阳的这句话网上留下了“最清醒和成熟的教育观”的高度评价。

他这句话讲的是自己的成长经历——

“我在中国长大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中国人成长得比较慢,在年龄很大的情况下,也都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干什么。我见到一些美国同学,他们在中学或者大学时,就已经知道这辈子要干什么了。”

张朝阳讲述的是自己的人生经历,没想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了,话一张口就收不回去了,刺痛了很多年轻人的心:我三十多了还不知道干什么,也不知道要不要结婚,也不确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喜欢什么样的人,很多年轻人真的很茫然。

02

未来想要干什么,是中国人普遍都焦虑迷茫的问题,不只是三十岁,从十八岁到知天命的五十岁,恐怕都没有几个人能回答出来。

看看如今的中国人,很多人虽然都能张口背出孔子的留给我们的人生轨迹,但是又有几个人能走出丰富的生命模式呢?

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六个“而”清清楚楚地告诉了我们生命的本然和应然。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去往哪里?我应该干什么?跃然纸上,清晰可见。

眼观时下的情景,中国人的前半生被学习和考试占据绝大部分时间。正如有人留言说的那样: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学习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完全没有目标感。我们甚至不被鼓励去思考,父母老师会对我们说:考上大学就好了,毕业就好了,拿到高分就好了。从家庭到学校,到处都在渲染一种,你只管去做,不用想太多的气氛,我们习惯于按照别人的逻辑学习和生活。

眼下中国的教育中的无效教育太多了。从小学开始没完没了的刷题考试,真的有必要刷那么多题吗?刷了无数的知识题,也不理解那些知识背后的原理,与其如此,还不如把时间浪费掉,自己去玩,探索自己的业余爱好,没准就可能找到自己的特长。

内在是否自洽,是否有独立的深刻丰富的复杂的精神世界,是否有清晰对自我对世界与社会的认识,才是重要的。

难道真的如此吗?一抬头一睁眼,突然发现,我们的生命不知不觉活成了如此的尴尬局面——

一岁闪亮登场,十岁茁壮成长,二十岁为情彷徨,三十岁拼命打闯,四十岁基本定向,五十岁回头望望,六十岁告别职场,七十岁戳戳麻将,八十岁晒晒太阳,九十岁躺着床上,一百岁挂在墙上。

有时想想,这样的结局已经是中国人中的天选之人了。

03

当我们真正走向社会才发现,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与社会需求大相径庭。我们经过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十二年所学的所谓知识和技能,中国古代十五岁之前都学完了,等我们十八岁走进大学,三十岁博士毕业开始走进社会的时候,古人三十岁已经开始立大志成大业了。

回过头来突然发现,在生活的拷打下,我们迫不得已再从“社会大学”重新学习如何挣钱、如何为人处世,这些“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的生存技巧,古人早已了熟于心。

一些幸运的人终于在某个时候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或方向,回头望望才发现自己已经浪费太多时间了。张朝阳所说的话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真实表达。

曾经看到过哈佛大学做过的调查数据,值得深思——

没有目标的27%的年轻人在二十五年后成为社会最底层;

60%目标模糊的年轻人,二十五年后成为庸碌之辈;

10%有清晰短期目标的年轻人,二十五年后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3%有明确的长期目标的年轻人,二十五年后成为社会的精英。

有没有目标,目标清晰程度,目标是长期还是短期,看似不重要,实则影响深远巨大。

这一点和孔子的观点非常相似。十五岁偷的懒,三十岁会还给你;二十岁偷的懒,四十岁会还给你;三十岁偷的懒,五十岁会还给你;四十岁偷的懒,六十岁会还给你;五十岁偷的懒,七十岁会还给你;六十岁偷的懒,八十岁一定会还给你。

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的调查也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答案:

我们当下的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意义感”的“四无”现象。

无数的事实证明,人类在没有生存压力和挑战的环境下,会慢慢感受不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一定会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

04

2020年真的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年份,不早不晚恰恰是1840年后的一百八十年。正是这一年,让我们真真切切地开始穿梭于虚实之间,也可以说穿梭徘徊于物质与精神之间了。

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越来越社恐,越来越麻木,对人和外面的世界越来越漠视,对待一切事物既没有动力又没有热情。

你看网上经常有这样的段子吗?朝气蓬勃的老年人,死气沉沉的年轻人,半死不活的中年人,在某种程度上再现了当下社会很多人的生活情境。

我们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非常稳固的价值观,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要赚很多钱,过奢华的生活,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主流价值观。

我们知道,中国孩子总是被教育要循规蹈矩,过着追求标准答案的一生。从小学到中学,每一个都是关键的阶段,不容出错。毕业以后,中国人好像一生都泡在水里,做梦都想着考研、考编、考公上岸。每个人都像一个上紧了的发条,设置好程序的机器人,按照设定好的考试人生走下去,除了刷题和考试,不想再对别的事情产生任何的兴趣和爱好。

这是一条社会主流价值观所塑造的人生之路,似乎容不得半点的差池。如果你选择了离经叛道的非主流发展路径,不仅要接受别人审视的目光,还要承受未知的结果。

整个社会似乎还有着这样的风向:做得越多,错得越多,不折腾不一定会让你成功,但至少你可以减少失败,甚至有可能不失败。如今的年轻人热衷考公、考编,虽然不会发财致富,但一定可以保证稳定的饭碗。因为去折腾去创业那一定是“创业维艰,九死一生”。

经济不好,要好好学习才能赚到钱;阶层固化,更要好好学习才能突破阶层;AI崛起,不好好学习就要被替代了……这样的话已经成了耳熟能详的口头禅了。

面对如此的情境,至于努力学习能不能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都是一个未知数。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只能通过不停地内卷,不停地贩卖焦虑,似乎才能跟随时间毫无知觉地往前走。

老师恐吓家长,家长恐吓孩子,孩子恐吓自己,惶惶不可终日,每天都活在即将被未来淘汰、取代的噩梦之中,太多的孩子在这样的恐吓声中变得也越来越抑郁。

虚实之间的世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的确越来越多。中国传统文化智慧认为,我们还是要坚持中庸之道,既不能高估未来所遇到的问题,也不能低估自己面向未来的可能性。

孔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过去已去,未来未来,珍惜现在才是真实的生命存在。认真生活,随遇而安,将遇到的事物视为惊喜,这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就一辈子,不必拿固定的模板去框住自己,好奇心一定程度上就是可能性的源泉。在任何年纪,我们都不拒绝可能性,随时随地最好地发挥,尽可能地去掌控富有希望的可能性,这就是平凡不简单的人生。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火星财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shichang/15391.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4年9月21日 下午4:07
下一篇 2024年9月21日 下午4:08

相关推荐

  • 中东战争中的中国(九)筹划对以色列的经济制裁

    中东战争进入新的阶段了。之前主要是哈马斯与以色列战斗,在那个阶段对以色列进行了经济制裁的时机尚不成熟,因为一大堆中东国家并没有表现出做这件事情的意愿。但是随着战争进入新阶段,形势可能发生变化。 一是以色列可能攻入黎巴嫩这个主权国家,二是对黎巴嫩的电子设备恐怖袭击使得这场战争同时具有反恐战争的性质,三是不排除以色列会攻击中国维和部队造成伤亡。在这种背景下,中国…

    2024年10月3日
    600
  • 低熵谈地缘(八)中美两国的地缘条件谁更好

    注:原文发布于2021年的知乎。虽然后来有了俄乌战争,但不影响主要结论。 在亚欧列强安全关系高度缓和以及全球化兴起之前,美国的地理条件比中国好,在那之后中国的地理条件比美国好。不过未来仍有变数。 美国之前的地理条件比较好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亚欧列强会自相残杀或者在过大压力下自残。20世纪他接连等到了4次亚欧列强严重内耗让美国渔利的事情: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

    2024年9月7日
    7100
  • 萨巴伦卡无缘中网四强 穆霍娃挺进半决赛

    10月4日,在中网赛事的第十二天,焦点战于首创钻石球场展开,头号种子选手萨巴伦卡与捷克球员穆霍娃正面交锋。比赛伊始,双方势均力敌,激烈竞争直至抢七局。穆霍娃展现细腻手感,凭借一次巧妙的截击成功拿下盘末点,以7-5的抢七比分率先赢得首盘。 进入第二盘,萨巴伦卡调整策略,两度破发成功,以6-2的比分强势扳回一盘,展现了头号种子的坚韧实力。然而,决胜盘中,穆霍娃稳…

    2024年10月4日
    500
  • 票房口碑双双崩盘,史诗级烂片,名不虚传

    作者|   老白 来源|  影探 新拍的红楼梦电影,彻底崩了。 上映一周,票房还没过500万。 评价方面,打开豆瓣,放眼望去,感觉十个有九个都恨不得打零星。 前些天,导演还在观影团映后现场表示: 16号公映,17号我就出国了,不管了,剩下的就留给大家,它什么票房,爱多少就多少,随它去吧,就这么回事,反正18年,我对得起红楼梦了。 8月17日,导演在微博上重申…

    2024年8月27日
    7200
  • 时代大变局中的人生抉择:协和为什么没能留住这位医学大师?

    颜福庆是第一位获得耶鲁医学博士的中国人,在中国现代医学史前页的关键节点上,他身影频现。关于他是否曾出任协和医学院副院长,有一些不同说法。尽管支持材料较多,但官方文件协和年报中,却找不到颜福庆这一重量级人物的痕迹,实属蹊跷。本文通过一封协和“深喉”写给颜福庆的密函,试图还原那段可能被协和有意遗漏的往事,并分析这位中国现代医学的奠基人在国家大变局时期是如何做出人…

    2024年10月1日
    20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engche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